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聚焦

苏皖产业合作的“滁州之路”

发布日期:2023-09-08 14:37作者:江苏经济报来源:江苏经济报阅读:字号:

去年首届“苏滁创新创业大赛”,来自国内15个城市的33组创业团队参加路演,摩氧医疗、华系医疗两个团队脱颖而出,并签约落户。

今年6月,举办“链上苏滁”新能源电池和光伏产业沙龙。7月,承办滁州市第八届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滁州赛区选拔赛。

近几年来,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简称中新苏滁开发区)在长三角地区颇为“亮眼”,不仅吸引了大批来自苏浙沪的大型企业,科创型企业也在迅速集聚。截至今年6月末,累计招引工业项目305个,协议总投资911.3亿元,231个项目已投产。其中,来自长三角区域的项目数、投资额占比分别为77%、69%,来自江苏的项目两项占比分别是43%和48.2%,居所有省份之首。

中新苏滁开发区原名苏滁现代产业园,创立于2012年4月,是苏州工业园区走出江苏实行市场化合作共建的第一个开发园区。11年后,从一片农地起步的中新苏滁开发区已成为滁州深度参与苏皖产业合作的新样板、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对接转移的示范园区,塑造了东中部之间跨省产业转移的新模式。

“中新苏滁”何以崛起?

从滁州向东、向南看,在苏皖交界两侧,环绕南京皆“高地”。位于滁州市东南部、毗邻南京的中新苏滁开发区,不过是其中最新崛起的产业高地之一。这个开发区规模并非最大、产业基础并非最厚、知名度并非最高,何以加速崛起,成为苏皖产业有效合作的成功标志?

中新苏滁开发区管委会企业服务中心主任甘澜告诉记者,有几条关键经验。其一,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的资源与成功经验,不断厚植产业动能。长三角尤其是江苏具备突出优势的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营养健康四大主导产业是其重点引资领域,吸引长三角先进制造企业组团式承接、集群式发展。中新苏滁开发区与苏州中新集团运营的所有产业园区共享招商资源。据该园区企服中心统计,截至今年6月末,累计引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71个,总投资325.6亿元;累计引进装备制造产业项目101个,总投资238.4亿元;累计引进电子信息、营养健康产业项目总投资均逾百亿元。其中,世界500强投资项目8个、国内外上市公司投资项目39个。迄今赴该园区投资的江苏企业总数、投资额居各省市之首,是沪浙之和的两倍以上;苏州、南京、无锡排名引资来源地前三位。

近几年,在主导产业已具一定实力的基础上,中新苏滁开发区的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去年,该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数、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分别从“十二五”末的4家、5个、0个增长到目前的78家、220个、1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4.4%。医谷研究院、工投科技园、苏大天宫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引进院士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9人,引进外国专家人数占滁州全市的60%以上。

来自南京大学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都有为教授便是最新一例。他领衔的安徽旭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落户中新苏滁产业区,专注于超高效N型晶硅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去年7月成立,今年8月将投产10吉瓦超高效N型TOPCon电池片、电池与组件生产线,计划5年内打造48吉瓦超高效N型电池组件产品及其垂直产业链。

其二,高起点规划,市场化运行。这是中新苏滁开发区在环宁乃至苏皖交界众多“高地”中的最突出优势。该园区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经验,实行“双主体”管理机制,成立管委会,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滁州市政府通过城投集团与苏州中新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中新苏滁(滁州)开发有限公司,中新集团持股56%,负责园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软件转移等;中新集团负责前期的所有基础设施投资,从招商、运营和服务中获取回报。据了解,中新苏滁(滁州)开发公司2020年即已收回前期投资,进入盈利期。

该园区充分借鉴了苏州工业园区“50年不落后”的规划理念和“规划即法”的执行刚性。同时,引入苏州工业园区的亲商服务理念和模式,组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整合政府和社会化服务资源,打造“亭满意、最苏心”营商服务品牌。服务内容包括政策、科技金融、信息化、重点项目帮代办服务等,几乎涉及企业经营发展的所有领域。

信息平台再赋能是该园区营商服务的新手段,中新苏滁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新设了“政策计算器”“申报中心”“金融超市”和“企服超市”等板块,引入本地及长三角优质服务资源。目前已入驻第三方中介机构117家、金融机构16家,上线各类金融产品78项。通过引入苏州工业园区企业服务品牌和资源,该园区初步建立了自身的企业服务体系、服务模式和服务平台,建成政策库、企业库和专家库,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标准体系。据悉,中新集团已准备在其他合作园区复制推广“苏滁经验”。

此外,随着宁滁同城化的推进,中新苏滁开发区的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迄今配建标准化厂房、蓝白领公寓、国际商务中心等服务设施220万平方米,推动建立长三角苏滁跨区域金融服务战略合作。6月底已开通的宁滁城际轻轨滁州段在该园区设有站点。

滁州吸引力的“支点”

滁州对于江苏、长三角企业的吸引力不仅体现在中新苏滁开发区。

截至今年5月,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承接来自长三角区域的亿元以上投资项目9个,协议总投资37.4亿元,其中3个来自江苏。该区利用与南京江北新区国家自贸区无缝对接的区位优势,在滁州高铁站地区规划建设“原创科技城”,瞄准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长三角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创型企业,积极引进南京的金融、商贸、物流等优质服务业资源。

安徽金元素复合材料公司位于宁滁毗邻的顶山-汊河产业合作园,由知名钢企南京钢铁集团投建。该公司是我国金属复合材料行业的龙头,2019年至今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核心产品热轧金属复合钢板应用于五峰山长江大桥、引江济淮工程、西气东输石油管线等国家重点工程。2021年底,该公司建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年产能5万吨复合板生产线,并联合东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8所高校的专家成立了复合板材创新工作室,着力研发化学品船、石油管线、高端压力容器等前沿领域复合板应用新技术。铁路装备龙头企业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在该园区投建了安徽盛世高科轨道装备公司,为“浦镇造”高铁、地铁装备提供配套,新开工的宁滁城际轻轨就使用了其产品。

南谯-浦口产业合作园区同处宁滁毗邻区,落户企业聚焦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两大产业,大多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迄今累计落户亿元以上项目46个,总投资66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1个、百亿元项目2个。

借助国家的“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政策,滁州市还开辟了长三角产业跨省转移平台。目前,3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南京经开区凤阳省际合作园区、江宁-明光合作产业园、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定远合作产业园均已挂牌,规划面积共38平方公里。这些园区探索成本共担、利益分享的园区合作共建体制机制,致力于打造南京新兴产业的配套协作区,迄今已签约高端锂电材料、光伏、大型钢结构件生产制造等项目20个,总投资167亿元。

据了解,宁滁两市每年均围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共同组织产业链供应链对接交流活动。今年3月,两市举办了新能源汽车类、芯片及整机类、优特钢类产品供需对接会。4月下旬,南京都市圈宁滁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在滁举办,两市60余家汽车生产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参加对接交流,有力促进了宁滁汽车产业资源优势互补。两市近期还将举办2023年“宁工品推”南京市重点产业供应链供需对接会。宁滁两市工信局人士透露,正筹划成立“南京都市圈产业联盟”,将涵盖新能源、汽车、家电、绿色食品等多个产业领域。

以宁滁毗邻区的一系列“高地”作为支点,滁州积极引进培育长三角各大城市主导产业的上下游配套企业,江苏的宁苏锡等市是主要来源地。今年一季度,滁州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61个,总投资911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承接沪苏浙转移或合作项目约占50%。

不只是工业,滁州现代农业也在不断融入长三角城市,尤其是南京的消费市场。滁州市17%的生猪、36%的家禽、37%的蔬菜、40%的水产品直供南京,每年销往长三角地区的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总额近500亿元,其中南京约占50%。今年该市新增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8个,总数已达35个,并在南京设立了滁州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文旅业的融合发展趋于规模化。宁滁两市文旅部门签署了合作帮扶协议,联手推出“乡村四时好风光”都市圈跨域旅游线路。

2019年国家批复的《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中,滁州的定位是“都市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和新兴旅游目的地”。4年间,这个曾经的农业大市正迅速接近这一新目标。